• 重庆工商大学
  • 翠湖智办
  • 信息门户
  • 校友之家

科研成果

【科研论文】胡科翔博士在《资源科学》发表研究论文

2025年09月01日
阅读:

【论文信息】

胡科翔,张鸿飞,谭志雄.eVTOL典型场景应用的研究进展和演变态势——基于Meta分析与LDA主题建模的双重验证[J/OL].资源科学,1-16.https://link.cnki.net/urlid/11.3868.N.20250829.0959.006.

【作者信息】

第一作者:胡科翔,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生态旅游、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基金支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23BJL010)

【论文摘要】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结构转型迫切需求下,发展低空经济已成为推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作为低空交通的新型解决方案,其规模化应用需要系统解析其场景应用的“需求-技术”协同机制。但如何解构场景需求与技术供给的适配逻辑、精准识别市场偏好与技术瓶颈的交互机制,是值得关注的焦点。通过量化市场需求特征与技术供给趋势,可以为政策制定与产业布局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根据场景需求与技术供给的适配逻辑,在需求侧,对截至2025年1月的eVTOL相关文献数据进行整合,采用Meta分析方法,检验乘客年龄、性别、态度、家庭月收入、旅行成本、旅行时间等变量对eVTOL吸引力的影响机制及场景调节效应;在供给侧,应用LDA(潜在狄利克雷分配)主题建模方法挖掘incoPat数据库中eVTOL相关的有效专利文本,识别技术主题演化规律。【结果】①在需求侧,就影响机制而言,乘客的态度与家庭月收入显著正向驱动eVTOL吸引力,旅行成本和时间则负向抑制eVTOL吸引力;就调节效应而言,场景类型调节效应显著:城市场景中乘客态度的影响最为敏感,机场场景中乘客年龄与家庭月收入的影响最为敏感,旅游景区场景中则是乘客的态度和旅行成本的影响最为敏感。②在供给侧,专利主题演化呈现三阶段特征——技术萌芽期聚焦城市场景全链路技术布局,技术深化期转向续航瓶颈的系统性突破,智能转型期侧重智能化纵深拓展。【结论】①eVTOL吸引力受乘客态度与家庭月收入的显著正向驱动及旅行成本与时间的负向抑制,且影响机制存在场景异质性——机场场景凸显时效溢价效应,旅游场景依赖体验价值驱动。②技术演进遵循“基础架构构建→续航瓶颈突破→智能系统深化”的递进规律,与场景需求形成协同演化。


上一条:【科研论文】杨柏教授团队在《系统科学与数学》发表研究论文

下一条:【科研论文】杨柏教授团队在《系统科学与数学》发表研究论文

关闭